
没有“胡服骑射”,惯用青铜武器:秦军战力究竟怎么样?
近期,电视剧《大秦赋》正在热播,片中关于秦国的历史、建筑、服饰乃至于战场上与六国的战术对决,成为观众热烈讨论的话题。那么,历史上“吞二周而亡诸侯”,一时间睥睨四方的秦军,是怎样在战阵上压倒六国,实现这一宏图伟业的?
近期,电视剧《大秦赋》正在热播,片中关于秦国的历史、建筑、服饰乃至于战场上与六国的战术对决,成为观众热烈讨论的话题。那么,历史上“吞二周而亡诸侯”,一时间睥睨四方的秦军,是怎样在战阵上压倒六国,实现这一宏图伟业的?
巨鹿之战不仅决定了秦末局势的走向,还是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,更贡献了“破釜沉舟”“作壁上观”等沿用至今的成语。那么,这一历史性战役到底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呢?
13世纪初的中国,从北向南,呈现出一个十分奇特的画面。蒙古人攻打西夏,西夏打金,金打南宋,南宋忙着抵抗。即便蒙古大军已经近在眼前,他们之间依旧斗得不亦乐乎,徒然加快了各自王朝灭亡的速度。
早年的李存勖英明神武,少年便独自领军,多次以寡击众,戎马一生几乎未尝一败,武功之盛直追汉武唐宗。那么,这样一位强大人物,为何在短短三年里,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,统一天下的大业也随之化作云烟?
“火烧连船”这段历史给了后人一个错误的印象,就是在海战中使用铁索连环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策。而事实上,在古代海战中,无论中西,铁索连环都被广泛使用。
说到罗马军团,大部分人会联想到罗马士兵肩并肩,紧密地站在一起,将盾牌举起,排成龟甲阵,一步步向敌人走去的场景。在世人印象里,罗马士兵好像从未使用过长杆武器,标志性的短剑近乎成为罗马军团的符号。难道罗马人不需要长矛吗?
《决战中途岛》的“大场面”感让人印象深刻:防空炮开火织成的弹幕,炸弹爆炸后的火光,而那些俯冲轰炸的视角更是让人感受到,飞行员真是时刻在刀尖上跳舞。电影中展示的俯冲轰炸不仅仅是太平洋战场上的“主角”,更是整个二战中的主角。